教师姓名:李莉
工作单位:bet9网站备用
所教学科:语文
课例名称:前半生苏轼,后半生苏东坡?
——《bet9网上登录》的生命启示
摘 要: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意在引导学生学会赏析诗词的方法,那就是通过赏诗词的题目、用词、意象、作者及背景来了解作者的情感,用一悟一读的方法,试图还原词和词人的本意。让语文的诵读不要成为“孤读”。同时受江西省首批名师培训班的导师詹艾斌院长的教育最高的境界应归到对人的教育的理论启发,以及bet9网上登录校长黄建德的语文教育中要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的影响和导师邹花香教授的文本解读要尊重文本及作者的本意的思路的引导,觉得在学科的教学中,在让学生学得学科知识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对学生灵魂的塑造,即在学科的教学中要贯穿生命教育。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注意引导学生对苏东坡人性美的理解,对他人格魅力的理解,学习他无论在怎样的人生际遇中,都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信念,并要有豁达的人生态度。这样的设计,又让整堂课思路清晰,前后照应,结尾苏轼人格的魅力与开头的导入:苏轼在bet9网站备用中国人的心里是万古不朽的,形成完美呼应。
【bet9网上登录】
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语文知识
2、学会读作者、背景、用词、注释、意象的诗词的赏析方法理解诗词的情感,感知苏轼的情怀,学做一个胸怀宽广、豁达、快乐的人。
【bet9网站备用】
《bet9网上登录》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刚至黄州时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选入了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是这册教材的课外诵读古诗词,bet9网站备用知道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是豪放派的代表,但是初读《bet9网站备用》这首词,人们往往容易感觉到这首词所展示给bet9网站备用的是一个忧郁伤感的苏轼,因此有人说黄州是苏轼是一生的分水岭,还有人说他的前半生是苏轼,后半生是苏东坡,真的是这样吗?我却觉得未必如此,因此特对这首词做了一次认真的解读写了教学设计,并用这一设计上课。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感觉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生命教育,让学生在理解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分析用词及意象的作用中,感知苏轼的精神世界,学习他的豁达的人生态度。
【bet9网站备用】
一、导入:初步感知作者情怀
师:苏轼——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已去世九百多年,但在bet9网站备用中国人的心中是万古不朽的。当代著名女作家方方说:“如果我活在苏轼的时代,我一定想方设法嫁给他。”为什么一个去世这么久的人还让人如此追崇?那是因为苏东坡不仅是个文学奇才,更是一个才情兼备的“通才”。前人称他的词赋以“江山风月作骨”。下面bet9网站备用一起来回忆学过的他的作品中写月的句子,感知他的情怀。学生展示后教师用多媒体展苏轼以下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再问:这些诗词句中的“月”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境呢?
对此学生可能展示以下结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很有哲理,表现他大彻大悟的思想境界、豁达的人生态度;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他要报效朝廷的豪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映了一种悲凉的心境。
师:那谁记得这个句子出自哪首词吗?(出自《bet9网站备用》)
师:是的,这首词于苏轼被贬黄州两年时所作,黄州可以说是他生命的终点与起点,有人说以黄州为分界,他的前半生是苏轼后半生是苏东坡,为什么呢?今天bet9网站备用再一起来感知他一生情、境的变化,学习他的另一首在黄州作的词《bet9网上登录》。
二、一悟一读:赏析诗词、体悟情感、感知意境及词人的人格魅力
1、师:今天bet9网站备用学习的这首词,也写到了月,它又是怎样写月的呢?月下又是怎样的一个苏轼呢?
这个环节通过对词中写月的句子的赏析引出对全词的赏析:缺月挂疏桐,这个月不是满月、不是圆月,而是残缺的月,这暗示作者心有不如意之事,一个“挂”字又显其孤零,“疏桐”是指树叶凋零、枝条稀疏的桐树。这个句子巧妙地为幽人、孤鸿的出场营造了凄清的氛围。紧接的第二句“漏断人初静”这里由月引出夜,这个“漏”字动词作名词漏壶的意思,漏壶是古代计时的器具,“漏断”是说漏壶的滴水声已停,夜已深了,万籁俱静。这两句应是用了白描的手法,交代了时间,描写了夜色的凄清,为后文的感情作了铺垫。
2、师:是啊!试想:残月、疏桐、漏断、人静该是多么冷清、寂寥和令人伤怀啊!此时此刻,有谁在赏残月呢?
师生共同探究,从“谁见幽人独往来”句中可知,此时幽居之人,独自往来徘徊在月下。
3、那这个幽居之人是谁?幽居何处?
幽居之人是苏轼,幽居之地是黄州定慧院。
4、东坡为何幽居至此呢?
东坡因不满王安石变法在执行中的过头做法被排挤出京城,后因一语:“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多媒体展示背景、乌台诗案及以上这段话)的话酿成了千古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被指斥“污蔑朝廷”而入狱,受尽折磨,后贬作黄州团练副使这个闲职,寓居定慧院。
5、那有谁可说说“寓居”为何意?
“寓”为寄托之意,可见寓居是寄居在别处,不在故乡居住,题目告诉bet9网站备用这里就是指苏轼被贬,离开故土至黄州居住。
6、从这句中,你感知到苏轼的心境是怎样的呢?
句中“谁见”一词为反问,意为没谁见,此时作者感慨没人看见他在这月下独自徘徊。而“往来”一词更突显出苏轼因人生的遭遇而夜不能寐,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的状况。
7、那谁能想象他此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让他夜不能寐、独自徘徊呢?
分析理解,他此时在想如此月夜,却无人与我共赏。他可能还在想:我一心为朝廷,指出新法执行的不合理处,却遭此厄运,没人赏识我,何人能与我志同道合啊!
接着教师引导并指导朗读:这不由让我想起了苏轼在这之后写的《bet9网站备用》,那时他终又有了好友张怀民可想、可邀、可伴,而此时与之相伴的除了残月,就只剩“孤鸿”了。本以为作为有浪漫情怀、豁达思想的的苏轼此时应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的气魄,但是没有,可见此时他是何等的落寞!那么有谁能加上一些助词,有感情地来朗读这两句呢?
例:唉,谁见幽人独自往来啊!唯有缥缈孤鸿影!
点评朗读引出下面的思考分析
8、不错,这样朗读情境皆出。那这里的缥缈孤鸿影就真的单指是孤鸿的影子吗?
理解:这里既是实写孤鸿与独自幽居之人相伴,同时作者是否还借孤鸿暗指孤独的自己呢?看词的下片“惊起却回头”,从上片孤鸿影可见并没有别的大雁来伴,而下片的这句表现睡下了却又惊醒回头,这并不是什么声响、动静惊醒了他,而是内心不宁静,从这一点看,这个孤鸿与前面独自徘徊的幽人的心境是何其的相似啊!
9、所以bet9网站备用认为这是用了一种什么写作手法呢?
理解:这里的孤鸿应该还暗指作者自己,这也与苏轼浪漫的创作风格照应,由人及物,由物及人,大胆想象,应该是以鸿自喻,或象征的手法。
特别是后一句“有恨无人省”,这句中的恨,孤鸿是不知道恨的,此恨实为幽人的恨,更显现出孤鸿即幽人,幽人即我,我即孤鸿。
10、想想,我恨什么呢?
理解:这个恨有遗憾之意,遗憾无知音与我志同道合。这个恨还有怨恨之意吧?怨朝廷不能正确对待他,让他身陷大牢,遭受种种折磨,还被贬到偏远的地方把他闲置起来。
11、那此句bet9网站备用觉得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读呢?
理解:应该有同情、应该有暗自伤神之情、还应该有无奈、哀怨之情。
12、按照以上这些理解来齐读这两句。
指导学生齐读: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13、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拖长音来慢读?
理解:这样能把心中的愤懑、幽怨之情慢慢地吐出来,更显其无奈不平,又有徐徐释放的痛快,放下的轻松
14、如此的幽怨,最后东坡怎样做了呢?
赏析理解:“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句中可以看出,孤鸿即幽人,遭遇不幸,心怀怨恨,惊恐不已,最后在寒枝间飞来飞去,终不愿以寒枝一类为伍,宁愿落宿在寂寞荒冷的沙漠上。bet9网站备用知道鸟本是要栖息在树木之地,人也多是群居的,为何苏轼要寂寞沙洲冷呢?这样正突显出了苏轼的执着坚守的精神品质。在历尽沧桑之后,苏轼也有疲惫、失望、远离的无奈与放弃吧?这两句bet9网站备用又应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读,此时苏轼的坦荡、直率、执着要读出来。苏轼坚守自己的政治观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也要读出来。寂寞孤独的心情也还是应该有的。苏轼毕竟是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他也不是神人,内心深处一定有无人理解的不平不满不安的孤独寂寞之情和想要远离这一切的失望之情。最后带着这些理解,齐读最后两句。
【bet9网站备用】
如果要我理解,我觉得此时东坡遭遇太多,应还有一点认命,唯愿躲到远处与世无争的心境。因此,我前面提到,有人说黄州是苏轼生命的终点,是苏东坡生命的起点,还有人说他前半生是苏轼,后半生是苏东坡。不管怎样,我想引用这几句话送给同学们: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学苏东坡。学苏轼前半生,学习他的工作哲学,可得欣然,学习他的处世哲学,可得超脱,学习他的做事哲学,可得负责;学习苏东坡的后半生,学习他的生命哲学,可得清欢,学习他的生活哲学,可得趣味,学习他的艺术哲学,可得境界。让bet9网站备用一起追求做一个快乐、负责、有趣味、有境界的人。(多媒体展示这段话)
【bet9网站备用】
展示苏东坡被贬黄州之前、之间、之后的典型诗词句,请大家课后去理解苏东坡的心境变化。
【bet9网站备用】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意在引导学生学会赏析诗词的方法,那就是通过赏诗词的题目、用词、意象、作者及背景来了解作者的情感,用一悟一读的方法,试图还原词和词人的本意。让语文的诵读不要成为“孤读”。同时受江西省首批名师培训班的导师詹艾斌院长的教育最高的境界应归到对人的教育的理论启发,以及bet9网上登录校长黄建德的语文教育中要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的影响和导师邹花香教授的文本解读要尊重文本及作者的本意的思路的引导,觉得在学科的教学中,在让学生学得学科知识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对学生灵魂的塑造,即在学科的教学中要贯穿生命教育。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注意引导学生对苏东坡人性美的理解,对他人格魅力的理解,学习他无论在怎样的人生际遇中,都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信念,并要有豁达的人生态度。这样的设计,又让整堂课思路清晰,前后照应,结尾苏轼人格的魅力与开头的导入:苏轼在bet9网站备用中国人的心里是万古不朽的,形成完美呼应。